明朝“景泰”那些事儿
明正统十四年(公元1449年)7月,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统率各部,分四路大举向内地进发。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,皇帝本人也被俘虏。消息传来,京城大乱,大臣们立即改立英宗皇帝的弟弟朱祁钰为帝,年号为“景泰”。
朱祁钰画像
与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朱棣相比,这位朱祁钰在历史上可谓默默无闻,但他有一个牛逼的地方便是,一直倚仗年号“景泰”的优势当了中国著名特种工艺品代言人几个世纪,这种工艺品就是景泰蓝。
故宫里的景泰蓝(一)
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对“景泰年制”款珐琅器的大量研究发现,许多所谓的景泰年制珐琅器的器身几个部分的发色与工艺,根本截然不同。以“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炉”为例,此炉器形厚重完整,总体并无大异,仔细分析却可发现炉身与炉口、底足以及两兽耳的烧造工艺不是同一时代。炉身的釉面发色纯正莹透,砂眼较少,但炉口、耳、足的做工较粗,釉面干涩暗淡,与其身有明显区别。
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炉
故宫里的景泰蓝(二)
再如“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梅瓶”, 唇口丰肩,收腹挺立,器形大气,发色浓艳。可唯独肩下的一圈镀金弦纹露了破绽。弦纹上下衔接处花纹明显有损,上下釉色深浅有别。经鉴定,此梅瓶是由明早期两件器物重新修缮组合而成,其足底“景泰年制”款也是后补。
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梅瓶
“
像以上之例尚有很多,皆是改头换面,互作拼补之器,故不能一一尽举。就此,我们方才知晓,景泰蓝的横空出世,原来是用了移花接木之法。那么当年此举究竟是景泰帝受人蒙蔽,还是有意命人为之呢?史书中没有记载,今天也无从考证。
”
景泰蓝的秘密
移花接木的景泰蓝秘密被曝光后,有人不禁发问:难道景泰年间就没有独立烧造过一件完整的珐琅器吗?当然是有,但经故宫专家介绍,能符合这种要求,且带有“景泰年制”款的珐琅整器,故宫仅存一件。
掐丝珐琅花蝶纹香筒
“掐丝珐琅花蝶纹香筒”即是这件幸运者。此香筒为樽式,筒上有盖,盖镂七个圆孔,中心凸饰太极图,四周阴刻云纹、蝙蝠纹。筒外壁施蔚蓝色珐琅釉为地,用红、蓝、绿、白等色绘制出各种花草、怪石,最为精致的是穿插其间的螳螂、蜜蜂、蜻蜓等昆虫。画面疏密得当,生动有趣。三只古铜色立羊承驮香筒,底亦有缠枝勾莲花六朵,并镌刻着阳文“景泰年制”四字楷书款。
后世仿“景泰年制”款
此物能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同,其道理有三:一是该香筒近乎写实的纹饰风格,同早期那种大花朵图案风格迥异,且与宣德瓜蝶纹饰相似;二是蓝釉略显青灰,釉表多细小砂眼,这与诸多改制器部件吻合;三是底足三羊开泰的寓意与那胎釉一体不易改动的款识。
大量史证实物砸在面前的时候,我们首先应当承认,景泰短短七年给后世留存如此之多光辉灿烂的珍品,确有蹊跷可循;其次,“景泰蓝”的闻名于世,得益于皇帝的喜爱与景泰年间对以前人做的优质珐琅器加款改制;最后我们再去参照景泰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国力条件,能做出这种举动虽然出乎意料,但也在情理之中。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国藏文化微信号:guocang4008768881
